《鲁东大学校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火线办学的传奇 教育历史的丰碑

——胶东公学始末(三)
   期次:第584期   作者:吕廷钢   查看:127   

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

胶东公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劳动人民家庭,与人民群众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。自建校之日起,全体师生员工以八路军为榜样,牢记“三大纪律、八项注意”,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不断巩固同人民群众的“鱼水之情”。在战争的环境中,胶东公学没有固定的校址,转移迁徙是家常便饭,每到一地,师生员工大都分散到群众家里去住,上课时集合,下课后分散自学。在住户家中,每个学生都自觉地为群众挑水扫院子、烧火做饭、推磨轧碾、拾草带孩子,农忙时,学校统一组织师生员工帮助驻地群众抢收抢种。这样的学校,这样的队伍,这样的孩子,哪家不欢迎,谁人不喜欢。胶东公学的师生与当地群众鱼水相融,不是亲人胜似亲人,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。所以,胶东公学每到一地,群众都往自己家里抢学生,并把他们当成家中的一员,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,呵护有加。

当时,民运工作是发动全民抗战的一项重要工作,也是胶东公学师生们的一项重要任务。主要内容是宣传抗战必胜的道理、解释党的各项政策、讲解国际国内形势、消除群众的各种疑虑、动员群众参军参战等。胶东公学明确规定,学生每天要做半小时的民运工作。学生们每天抽出空闲时间,在碾盘旁、屋檐下,和老乡们三三两两地簇拥在一起亲切交谈,开展民运工作。同时,学生们也进行社会调查,了解驻村情况,协助驻村干部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,如开办农民夜校和妇女识字班,教唱革命歌曲,组织文艺演出。通过这些活动,使胶东公学的师生成了驻地群众的贴心人和好参谋。群众遇到什么困难和纠纷也都愿意来找师生们商量,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主心骨,师生也把帮助群众克服困难、解决问题当作自己不容推辞的光荣职责,成为百姓的知心人、贴心人。正如毛泽东所说,“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,人民好比土地,我们到了一个地方,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,在人民中间生根、开花”。胶东公学的师生们把自己真正地植根于群众之中,就像一滴水汇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,消失的无影无踪,但他们却实实在在、每时每刻都与人民群众形影相随。

1941年初夏,胶东公学驻在掖县(今莱州)靠近海边的仓上村。一天,一股日军突然从海上登陆进了村,胶东公学的师生来不及转移躲避。时任校长赵野民与爱人姜明也只能隐蔽到房东家中,他和房东一边聊着家常,一边吃着黄瓜,姜明则在一边做着针线活,正在这时,一伙日寇闯了进来,敌人先是叽哩哇啦的乱吼一通,赵野民他们则装着完全不明白的样子,后来鬼子指着赵野民手里的黄瓜,似乎是问:“黄瓜哪里有?”赵野民就装着似懂非懂的样子,做了个肩挑扁担的姿势,表示是从小贩那里买来的,敌人信以为真,胡乱闹腾了一番,就扬长而去,但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,在他们面前的竟会是胶东地区抗日学校的校长,正是他们处心积虑到处搜寻剿捕的共产党“要犯”。

1942年冬,日寇进行了规模空前的“拉网大扫荡”。胶东公学根据上级指示及时东迁,进行分散隐蔽,师生到村后,分散到各家各户,和群众一起吃住,一同准备反“扫荡”。当地群众把胶东公学师生当作自己的家人,想方设法帮助师生乔装打扮,掩护师生脱离危险。日寇的这次“扫荡”几乎集中了能动用的所有兵力,实行残酷的“三光”政策,妄图把胶东抗日军民一网打尽。敌人越残暴,越是激起根据地军民的同仇敌忾。有了人民群众的掩护和支持,使得敌人踏进根据地,到处扑空,处处挨打。而胶东公学的师生们,在老乡们的帮助、掩护、引领下,则像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,总能及时地甩开敌人或冲破敌人的封锁线,转移到安全地带。这次“扫荡”中,虽然有师生伤亡,但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掩护,才把牺牲和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。战争教育着胶东公学的每一位师生,是人民群众为胶东公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深厚与广阔的空间。

生死危难之际彰显英雄本色

1942年,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,是敌后抗战最艰苦的时期,也是中国人民能否最终战胜敌人极其关键的时刻。1941年日军发动了太平洋战争,不得不从中国战场上抽调精锐部队补充太平洋战场,使其倍感兵力不足,另一方面,中国抗日军民力量不断壮大,使日军疯狂地加紧了在中国战场的军事部署。胶东地区的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由连续“扫荡”发展为“拉网合围”,奉行“杀光、烧光、抢光”的“三光”政策,进行惨无人道的杀戮,相继制造了“马石山惨案”等多起残杀抗日军民的事件。

胶东公学的广大师生为了反“扫荡”,采取了各种措施与日寇周旋,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胜利,但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。

随着日军扫荡的逼近,胶东公学的师生们,东迁到文登、荣成一带,化整为零,疏散到群众家中,坚持反“扫荡”。1942年12月6日,日寇窜至荣成东部,合围了崂山地区小落村。胶东公学的教师迟剑敏同志的一条腿残疾,行动不便,不能同大家一起行动,就在海边一条小船里藏着,不幸被敌人发现,日寇把被围的男女老少,赶到神道村海边的一块空地上,让他们说出村中的八路,见无人吭声,就从人群中拖出了几个人,打死了一人,打残了两人,当他们想再继续拖人时,迟剑敏再也忍不住了,从容不迫地走出来,大喊一声:“不要残害老百姓,我是八路军!”几个鬼子端着枪围上来,问:“八路的,什么的干活?”本是文人且身有残疾的迟剑敏一字一顿地说:“扛枪打鬼子”鬼子把迟剑敏的双手捆住,拴在马后狂奔,拖至数里外的小落村时,鬼子下了马,见他还活着,遂拔出刀,朝他砍去。迟剑敏疼得在麦地里直打滚,最后终因流血过多而壮烈牺牲。鬼子走后,小落村的群众含泪去收尸时,见迟剑敏被拖得身上没有一处囫囵地方,十个手指都深深地扎进冻土里。

胶东公学附小有一名女生叫阎云,个子不高,经常戴一顶鸭舌帽,冬天穿上一件黑色的土布大棉袍,不知实情的都以为她是个男生。在这次反扫荡中,她和同学们正住在文登一带。一天傍晚,日军突然进村了,同学们立即进行了紧急疏散和隐蔽,一些同学跑到了附近的山上。阎云当时正在老乡家干活,未来得及撤退,只好躲到炕洞里藏身。日军进屋后,用刺刀到处乱捅,满屋搜查。阎云因为年纪小又没有经验,想反正是躲不过去了,但宁死也不能当俘虏,于是就拉响了当时学校配发的一颗手榴弹要与敌人同归于尽,但因为炕洞口太小和精神高度紧张,手榴弹没有甩出去就在手里爆炸了,反而把自己的手指和头部炸伤,当时就昏过去。烟雾散过之后,鬼子冲进了屋子,把她从炕洞里拖出来,发现她满头满脸都是血,已经昏死过去,就用刺刀在她肚子上捅了三刀,看她一动也不动,以为已经死了。天色渐渐暗下来,躲在山上的同学们回到村子里,发现阎云倒在血泊里,已经奄奄一息。大家立即把她抬到学校卫生所进行包扎和抢救。经过检查发现,阎云受的都是皮肉伤,头皮被炸开了,但未伤到头骨,手指炸掉了一只,肚子上挨了三刀,幸运的是都没有伤到要害部位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,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,头发也长出来了,但手却残废了。

一对师生,一双老小,他们面对凶残的敌人,面临生死抉择,用自己的行动和选择,彰显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,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利益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!

一段历史已经过去。历史的烟云可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散,但是先辈们在民族危亡时刻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,英雄们在艰难岁月所创下的丰功伟绩,我们要永志不忘!这些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,它的价值不仅仅属于那个年代,它的意义与价值是超越时代的!

胶东公学的精神永存!

胶东公学翻印的课本

 

胶东公学学生的作文及教师的评语

鲁东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11758次访问,全刊已有20942738次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