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鲁东大学校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舌尖上的桂花香

   期次:第563期      查看:189   
    昨晚在朋友家小聚,喝了点酒,醺醺然走出朋友家门,只见满院子月色出奇的明亮,清莹泻地还发出熟软的甜气,像香瓜又像新酿的蜜,弥漫在秋风和夜露中,由澄淡转为浓媚,脂粉香里有一丝凉辣的薄荷味。咦,难道月光也有味道?
    哦,是小区院子里的桂花开了。
    桂花的种类极多,亚热带地区种植的多是四季桂,终年开花,春秋尤盛,其花粒细碎,躲在深郁的叶底,只闻其香不见其影,这让我想起杨万里的桂花诗:“不是人间种,移从月中来。广寒香一点,吹得满山开。”
    桂花的食用价值较高,富含癸酸内酯、紫罗兰酮、芸樟醇氧化物等芳香物质,是上佳的食品调料,如开胃怡神的桂花美酒,就是以桂花、小麦、糯米为原料酿制而成的。用桂花熏制的桂花菜,有清香提神的功效,是民间待客的常见饮品。在我国江南地区,人们常把桂花当成调味品,祖籍江苏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说“桂花是传统和普通的调味香料”。一般人家的桂花吃食都很简单,如桂花糕、桂花藕粉、桂花酒酿、桂花鲜栗羹、桂花酸梅汤等,皆是廉宜可口的平民甜点。富贵人家就要讲究些,据《红楼梦》记载:贾府的人们应节尝新时,要吃桂花糖蒸制的栗粉糕和藕粉糕;而贾宝玉挨打后,则要吃木樨和玫瑰清露来散瘀解郁,两种花露都是极为名贵的贡品。
    日常生活中,桂花极少入肴,即便有也是咸菜甜做,例如桂花炙骨、桂花蜜火腿,皆以桂花熬糖烧成甜肉等。这几种菜肴笔者都曾吃过,总觉得不很对胃口。至于用桂花炒饭或包水饺,恐怕也是中听不中吃。窃以为桂花的幽馥清芬,只宜于甜食与茶酒,不宜于刀俎鱼肉、沾荤带腥。
    不少菜品都叫桂花,幸而只是挂名,并非真用。北方的家常菜“木樨肉”(常讹写成“木须肉”),其实是肉丝木耳炒蛋,木樨即桂花;北京人忌讳“蛋”字,把“蛋花”说成“桂花”,除了取其嫩黄松碎之形色,大约是要借桂花的美名,沾点芳香的意象。
    南京有一首名菜叫“桂花盐水鸭”,有人以为是鸭子加桂花烹制成的,其实是比喻鸭肉香白酥嫩有如桂花,和烹饪材料无关。记载南京饮馔的《白门食谱》则说:“金陵八月时期,盐水鸭最著名,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。”此菜的成名与时令有关,中秋前后的鸭子最美味,桂香与鸭味交融就像菊花和湖蟹密不可分。
    鸭子和螃蟹当令的那一段白天燠闷、晚上清凉的时节,人称“秋老虎”,江南又称之为“木樨蒸”或“桂花蒸”,说是老天爷在蒸桂花。到底是江南人,苦热的天气听起来也充满诗意。张爱玲想必也喜欢这名字,所以写了《桂花蒸:阿小悲秋》一文,文中有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文字:蒸郁的一天,烦乱的杂事,从阿小的厨房看出去,人生更显得琐碎卑微,但就在那些缝隙底和枝节间,悄然绽放着许多小小的喜悦,发出意义的香味,就像桂花……

鲁东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11472次访问,全刊已有20936118次访问